我國碳納米研究獲世界級突破 3概念股受關注
美國《科學》雜志21日刊登了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彭練矛和張志勇課題組在碳納米管電子學領域取得的世界級突破:首次制備出5納米柵長的高性能碳納米晶體管,并證明其性能超越同等尺寸的硅基CMOS(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將晶體管性能推至理論極限。
因主流硅基CMOS技術面臨尺寸縮減的限制,20多年來,科學界和產業(yè)界一直在探索各種新材料和新原理的晶體管技術,但沒有機構實現10納米的新型CMOS器件。彭練矛教授表示,他們課題組經過10多年的研究,開發(fā)出無摻雜制備方法,研制的10納米碳納米管頂柵CMOS場效應晶體管,其p型和n型器件在更低工作電壓(0.4V)下,性能均超過了目前最好的硅基CMOS。現在,他們又克服了尺寸縮小的工藝限制,成功開發(fā)出5納米柵長碳納米晶體管。
相關納米概念股:
國瓷材料:公司是中國第一家、世界第二家成功運用水熱法批量生產高純納米鈦酸鋇粉的企業(yè)。公司采用的水熱法在粒度均勻性,顆粒分散性,成本降低等方面優(yōu)于固相法和草酸法,技術優(yōu)勢明顯。公司地處上游原料及下游客戶腹地,且人工成本低,產品相對競爭對手具有顯著成本優(yōu)勢。公司新募投項目將在信息化、自動化、柔性化方面有實質性提高,成本將獲得進一步降低。
豫金剛石:公司在2010年年報中提出,將緊緊圍繞人造金剛石原輔材料、生產設備、人造金剛石產品及人造金剛石制品等形成產業(yè)鏈,進行技術開發(fā)與創(chuàng)新研究,在重點開發(fā)高品級人造金剛石、寶石級大單晶、納米級金剛石合成技術的同時,加大人造金剛石制品的研發(fā)力度,不斷提升公司的核心技術含量和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開展納米金剛石合成的產業(yè)化研究,并進行復合涂層、潤滑油添加劑,研磨材料和金屬基納米金剛石復合材料等應用領域的研究。
歐菲光:納米銀將躋身中大尺寸觸摸屏主流材料之列。公司在納米銀薄膜式觸摸屏產業(yè)化方向上率先布局公司作為國內薄膜式觸摸屏的產業(yè)霸主,與相關科研機構合作,及時掌握納米銀技術并率先驅動其在薄膜式觸摸屏領域的產業(yè)化,贏得市場先機。
【關注微信公眾號:石化寶(bweipan)手機也能炒白銀原油,僅需8元即可參與,快來試試吧】-
無相關信息